「餐桌上的戰場」小孩挑食怎麼辦?讀《跳舞骷髏》(Dancing Skeletons)關於成長、死亡、母親和她們孩子的民族誌


小孩為什麼總是這個不吃丶那個不要呢?
之後會介紹到造成挑食的三個主要因素

  • 對食物的錯誤認知經驗
  • 感覺反應過度
  • 動作能力不足

如果以上都不是的話,那我想先讀一小段故事吧!
出自於《跳舞骷髏:關於成長、死亡,母親和她們的孩子的民族誌》這本書

Dancing Skeletons:Life and Death in West Africa

這本書是一位美國體質人類學家Dettwyler 
帶著大女兒米蘭達在西非馬利進行田野調查 
研究當地兒童營養及母乳哺育的點點滴滴


午餐時間,身為母親的作者👩🏼
扒了一塊沒有骨頭的雞肉給米蘭達👧🏼🍗
當地村民看到了,然後開啟了這段對話

👨🏿‍🦲村民拜卡利「你為什麼給她雞肉?」

👩🏼作者「我想確定她有吃夠」

👨🏿‍🦲村民拜卡利「你辛苦了一個早上,而她什麼也沒做。再說她如果想吃,自己會動手。」


大家
有發現在這短短對話中大大的文化差異

差異並不是要告訴我們
什麼方法是絕對的正確
什麼方法又是絕對的錯誤

現代的台灣父母,吸收較多西方觀念
但村民拜卡利的觀點會很奇怪嗎?
我想也不至於,甚至有人有經歷過
過去農村時代的台灣父母也許類似如此
父母因為農務日出而作丶早就出門,一整天工作繁忙
孩子肚子餓了,要吃自己處理
甚至,可能要幫忙照顧家裡的弟弟妹妹

所以
值得警惕的是:我們接收的觀念是否過度被主流文化控制了?

當過度強調孩子主體性(非常尊重小孩的「所有」想法)

我不要吃青菜🥬(好吧!那就不要吃?)

我不要吃這個水果🍊(好吧!那就不要吃?)

我要看手機(配食物)(好吧!能乖乖用餐就好)

在我工作所接觸的孩子裡
有部分是真的因為以下三個因素
  • 對食物的錯誤認知經驗
  • 感覺反應過度
  • 動作能力不足
而變得不愛吃
這當然要交給我來訓練了,這時就不怪孩子

但其實
看到更多是

要看3C才能用餐的3C時代小孩

要追在後面辛苦餵食的家長

外出用餐更是一大困擾

為什麼會搞的這麼辛苦?
吃飯明明是件愉快的事,不是嗎?
難道不可能一家人開心的在餐桌前用餐?(這畫面太美好不敢想像)

透過這樣跨文化的例子
值得我們反思:教養不是一套守則
親愛的爸爸媽媽們
聽了再多方法、搜尋了再多資料
也不要去找一本「教養寶典」奉為真理
(哪個專家說一定要聽他的話做,這時更要小心呀!)
或是只照著某位專家的話去教你家的小孩
(畢竟小孩是自己的,專家也不會幫你承擔後果哦!)

你們 當然 可以 自己 決定 怎麼做!

(每個爸爸媽媽,都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專家!)



留言